智赋进阶,育见未来——数智建造创新实验中心焕新启航

发布者:徐晨飞发布时间:2025-09-10浏览次数:25

近日,智能建造学院传来喜讯:经过全面升级改造,数智建造创新实验中心已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以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为核心,深度融合了数字孪生、BIM、物联网、机器人施工等前沿技术,为我校建筑类专业后续开展的项目式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科研孵化以及社会服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1.融合前沿技术,构建“虚实一体”教学新生态

数智建造创新实验中心以“数智驱动、创新实践、跨界融合”为理念,整合数字孪生、BIM技术、物联网、无人机航测、机器人施工等智能建造核心技术与设备,打造高度仿真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心建有27间高水平专业实验室,包括智能建造认知实验室、智慧工地场景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训室、隧道模型展示室、桥梁创新工作坊、数智设计实验室、BIM创新工作站等,形成“教学—实训—科研—服务”四位一体的功能格局。

智能建造认知实验室

智慧工地场景工作室

AIOT物联实训室

隧道模型展示

2.突出项目式教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中心依托模块化实验平台,全面支持项目式教学(PBL)、毕业设计、学科竞赛与科研孵化。学生可在数字孪生沙盘中进行全过程工程模拟,在道桥创新实验区开展实体模型制作与加载测试,在机器人创新实训室完成智能施工设备操作与编程,实现“做中学、学中创”的深度融合。

装配式构件生产线数字孪生沙盘系统

机器人创新实训室

桥梁创新工作坊

桥梁施工工作室

3.推动跨学科融合,培育复合型智能建造人才

中心打破专业壁垒,推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建设数智设计实验室、BIM创新工作站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项目协作与创新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具备数字化设计、智能施工、智慧管理与系统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数智设计实验室

BIM创新工作站

4.开放共享机制,提升资源利用与创新效能

中心实行预约开放制度,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此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创业实践热情,为中心持续发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提供制度保障。

这一平台的建成启用,是智能建造学院完善智能建造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与智能建造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土木建筑类专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未来,智能建造学院将继续聚焦行业发展前沿和需要,深入推进实践教学与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为培养更多建筑行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建设战略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