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塑造人格的基石,更是青年学子认识世界、思考未来的重要方式。23会本1班于10月12日上午在教室举办了一场以“探寻河洛古国,溯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同学们围绕“双槐树遗址”的考古文献,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感受“最早中国”的深厚底蕴。
分享会上,施雨轩同学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双槐树遗址的概况。她结合PPT展示,详细讲解了这座距今5300年的巨型聚落所拥有的多项“中国之最”:最早的宫殿基址、最早的瓮城雏形以及严格规划的公共墓地。这些宏大的遗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这一讲述为分享会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活动现场
随后,范文含同学对“北斗九星”遗迹和家蚕牙雕表现出浓厚兴趣。她动情地描述:“先民用陶罐摆放北斗星图,旁边还有麋鹿骨架,这种与宇宙对话的尝试,以及精巧的牙雕蚕所体现的养蚕缫丝技术,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先民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文明的火种原来在那时就已点燃。”她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赞叹。

活动现场
最后,王诗怡同学在总结中表示,这次分享让她深刻理解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这一评价的内涵。“双槐树遗址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理清了华夏文明发展的脉络,也让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到无比自豪。”
整场分享会气氛热烈,同学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加深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激励着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我们辉煌的文明。
(文/施雨轩 图/郝培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