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工程审计专业高质量建设,主动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会计学院于2025年10月16日组织召开了工程审计专业建设专题交流会。会议邀请校质评中心督导吴现立教授、智能建造学院秦晨君老师莅临指导。会计学院院长祝利芳、副院长刘金金、各教研室主任及审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副院长刘金金主持。

会议现场
首先,刘金金副院长对工程审计专业的建设背景、发展现状及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全面介绍。她指出,面对工程审计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学院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支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课程群,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接着,吴现立教授结合多年教学改革与行业实践,深入剖析了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和实务逻辑上的显著差异。他强调,工程审计专业建设必须突出“工程+审计”的交叉融合融色,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工程属性与审计逻辑的深度融合,避免简单套用财务审计的培养路径。吴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工程审计课程体系的“人体结构模型”:将建设项目审计定位为“头部”课程,发挥统领与集成作用;建设法律法规、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作为“脖子”课程,承上启下,连接工程知识与审计应用;而工程识图、房屋构造、工程材料、企业合规管理等则构成“肢干”课程,夯实学生的基础工程素养与技术认知。这一系统化框架为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指引。

会议现场
最后,祝利芳院长作总结,工程审计是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资金安全与项目绩效的重要支撑,专业建设责任重大、前景广阔。她充分肯定了本次交流会的成果,并强调学院将以“特色引领、交叉融合、实践驱动”为发展主线,在课程体系重构、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学院将联合智能建造学院整合优势资源,力争将工程审计专业打造成为具有鲜明工科背景、扎实实践基础和广泛行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方向。
本次交流会主题聚焦、内容深入,为工程审计专业建设提供了系统性、建设性的指导路径,也为推动专业实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会计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新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新时代工程审计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文/张蒙蒙 图/曹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