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形式,强化育人实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

发布者:马治远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28

为进一步细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环节设计,将教学准备的各项任务从“做到位”向“做精致”推进,同时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课堂,10月30日上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我院一楼会议室开展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德法教研室主任杨丽丽主持,全体德法课程授课教师参会。

本次备课会以第三章、第四章教学设计为核心,老师们通过梳理知识点逻辑框架、开展教学展示,为后续教学构建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常小徽老师负责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分享,从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层层递进的梳理;翟梦佳老师聚焦第三章第二、三节,创新性设计“六个问题链”,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与“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两大核心内容,推动理论学习向深度思考转化;刁惠珂老师负责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分享,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为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现实针对性;王静洁老师聚焦第四章第二、三节,创新采用“纸条·范”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围绕预设问题自主梳理知识、绘制思维导图,让课堂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以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扎实度与应用能力;李亚林老师以“追溯红色记忆”为主题,深入挖掘毛泽东诗词的家国情怀与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筛选与第三章、第四章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红色素材,通过“红色故事+知识点解读”的形式,让学生在感悟红色精神中深化价值认同,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的同频共振。​


随后,杨丽丽主任总结强调,后续教研室会继续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持续优化教学方案,切实把创新形式的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的成果,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优质课堂。此次备课会不仅统一了教学思路、优化了教学设计,更在思想碰撞中凝聚了教学智慧,为后续高质量开展课程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文/潘婷 图/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