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竹林文脉 传承奋斗精神——我院组织师生赴巩义市竹林博物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者:马治远发布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深化我校“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11月6日,院组织50余名师生代表赴巩义市竹林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通过参观竹林博物馆的珍贵史料和实物展陈,深入了解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地探访中落地生根、鲜活可感。

竹林博物馆实践教学合影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我校师生依次参观了竹林博物馆的主题展厅。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史料、生动的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演示交相辉映,将竹林镇从贫困山村蜕变为现代化小镇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大家驻足于一张张老照片前,深切感受到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基层党建引领发展、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生态文明持续向好等一系列实践成果直观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师生观摩现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院教师卢温蒂结合展览内容,围绕“共同富裕”“基层治理”“新时代奋斗精神”等主题开展现场讲解,引导学生将书本理论与现实实践相对照、相印证。卢老师以竹林镇“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的生态蝶变为案例,深入剖析绿色发展背后的制度优势与人民力量,阐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与实践伟力。同学们认真聆听、驻足研讨、积极交流,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教学让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理论认知,更坚定了理想信念与时代担当。

教师授课现场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思政课堂的延伸与创新,更在真实情境中增强了青年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在实地探访中汲取精神养分,进一步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践行力。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拓展“大思政课”建设路径,丰富实践教学载体、拓展实践育人平台,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图 杨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