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文化研究所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巩县西村宋代石棺墓清理简报

巩县文物管理所 郑州市文物工作队

巩县西村宋墓,位于县城以南16公里西村乡西作村南约0.5公里。北距永安永昌陵约3公里许。

    1986年12月初,河南省陆浑灌区郑州市工程指挥部在巩县境内南金牛山与锦屏山两山阙之间施工,于圣水河东岸的高鼓台下发现此墓。12月24日由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巩县文管所共同清理,12月28日结束。现将清理情况简报于下。

一、墓葬形制

墓室顶部距地表4.5米,系长方形单室土洞墓,墓室东西向,南侧有墓道。拱形墓顶,墓室长2.8、宽1.95、高1.85米。墓道长4.5、宽0.7米。墓室中央置石棺,墓道近墓室处靠东侧迭置5块封门砖,均系长方形

 

半截汉代空心砖。墓室东壁与石棺后档之间发现两具殉葬幼儿(10-12岁)的骨骸(图一)。从残存的部分骨骸看,均躯体斜歪,西肢收拢,一为头部朝东北,半身似躺靠在墓室东壁上,一为头部朝西,似枕在棺的后壁上,可能系被捆绑或杀死后置墓中。墓室西壁阴刻一幅壁画,高1.8、宽1.9米。画面上部横列二方连续卷须纹,其下似重叠帐幔,幔下有四条窄长飘带,壁画中部为卷头式供案。

二、石棺

石棺呈紫红色,质地细腻,松软而易于雕刻。整个石棺是六块石板(盖、左右侧板、前后档底)扣合而成,榫卯扣接严密。棺下无棺床,四角各用一长方形石块支垫。棺体呈长方棱形,长2.13米,前端高0.9、宽0.85米,后端高0.85、宽0.70米。棺体上部前倾。盖前部有卷轴式棺头,棺盖左右两侧抹角棱构成斜面。此棺严谨,比例适中,美观大方。棺体除底部外均雕饰花纹,刀法可分为浮雕、减地、线刻等。内容有缠枝宝相海石榴花、缠枝牡丹、蕙草、行云、双鹤、二十四孝人物,三角几何纹饰等图案。棺盖前端的棺头正面两侧棱边上均有线刻蕙草边饰,上平面正中是减地平雕三朵硕大的宝相海石榴花图案。左右两边是二方连续三角形内似太阳放光芒图案,每边刻24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有一个太阳放光图(图二)。棺盖抹角斜面与地平雕二方连续缠枝牡丹图案,每边八朵,花蕊均朝着太阳。棺盖四周棱边上全部是二方连续蕙草述饰图案。

石棺左右两侧板四周边为0.10米宽减地平雕的缠枝牡丹饰带。左右侧板中间分十二格,格内线刻二十四孝图,每幅均有题名。左侧刻有“丁兰刻木”、“董永卖身”、“舜子事父”、“郭巨埋儿”、“腅子悲前”、“鲍山起熟”、“刘殷泣江”、“子骞谏父”、“伯榆泣杖”、“曾参母齿指”、“武妻事家”“陆绩怀桔”。右侧刻有“诗妻奉姑,”“元觉迥箐”、“田真”、“曹娥泣江”、“孟宗哭竹”、“莱老奉亲”、“王祥卧冰”、“蔡母怕雷”、“杨香跨虎”、“赵孝宗”、“鲁义姑”、“刘明达”。左右侧前后板头均有线刻蕙草带饰。

棺盖前横头上刻有引云对鹤纹。卷头前面刻行云纹饰。前档刻方形乳钉,半掩门,门缝站一穿长裙、梳长发髻的女子探身向外张望。门楣上有四方柱头,门上头有神龛式左右撩起的垂幔。门两侧雕刻有金钱花楹窗图案。后档刻有题记,楷书8行共78字。全文:

西京河南府永安军奉基乡邓封村左村口

居住税户王二翁三子同行大孝

打造石棺壹所宣和七年十一月

初五日大葬  乙巳年

孝男王三伯

孝男王十伯

孝男王十四

宣和七年乙巳岁     造石棺     蔡博士

三、骨架与随葬品

清理时,棺内已填满淤土,骨架大部腐朽,但仍可看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

在棺内仅发现钱币28枚。其中唐代钱2枚,北宋钱26枚。可分为18种,计有唐“开元通宝”,宋真宗“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僖通宝”(残)。宋仁宗“天圣元宝”、“皇宋通宝”,“嘉佑通宝”,宋英宗“治平元宝”,宋神宗“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宋哲宗“元佑通宝”、“绍圣元宝”,宋徽宗“圣宋元宝”、“崇宁通宝”、“崇宁重

宝”、“政和通宝”(图三)。

 

四、结语

此墓有明确的纪年,可以肯定墓主居本地。据明嘉靖《巩县志》可知,铭记中的邓封村即今之常封村,左村即今之西作村,当地群众又称西村。所谓“税户”,其确切含义尚不能肯定,可能是指墓主的身份。

墓内殉葬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北宋时期不应有“人殉”,这点是值得研究的。

石棺装饰图案及墓室西壁的土雕图案,雕刻精细,刀法娴熟。其纹样,如缠枝牡丹、宝相花、海石榴、蕙草行云、对鹤等,风格与巩县宋陵石刻的纹样大都相同,这是北宋时期官方和民间普通流行的装饰纹样。这件石棺为研究宋代石刻艺术和图案设计提供了宝贵资料。

石棺两侧所刻二十四孝图,每幅图有题记,与近世流传的二十四孝内容略有出入。其中田真是巩县孝义人。今孝义尚存有三田(弟兄三人哭活紫荆树)遗址及碑刻。

执笔者: 赵玉安  王保仁

绘  画: 廖永民  王保印

拓  片: 董建峰

郑州商学院网站开发小组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