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5年暑假期间,我校各二级学院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接下来请跟随团团的脚步,一起来看文传学院学子们的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吧!
23汉本2班贾晴
我是来自23汉本2班的贾晴,参与睢县暖阳社工2025暑期基层服务,在与老年人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满是温暖与触动。在凉亭里,陪老人唠家常,听他们讲述岁月故事;室内活动时,我协助他们开展手工、棋牌互动。看到老人脸上的笑意,我深知这些陪伴的意义。
这让我明白,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是物质帮扶,更是精神慰藉。每一次倾听、每一场互动,都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基层服务让我学会共情,懂得用行动给予老人关怀,也更坚定了我投身公益、守护老年群体幸福的决心。未来,我愿化作更多“微光”,照亮老人的晚年,让温暖延续,让基层服务的意义,在陪伴与倾听中不断生长,为夕照时分添一抹亮色。
24学教专升本1班苏相玉
我是来自24学教专升本1班的苏相玉,暑假期间我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便民中心服务群众的经历,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真切体会。上岗第一天,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80岁以上高龄老人完成补贴认证。接待咨询时我发现,政策解读必须接地气才能让群众真正听懂。面对老人们的疑问,需要一遍遍耐心讲解,手把手帮他们操作。这些琐碎的事情让我深刻理解到“基层工作无小事”的含义——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饱含民生温度。每当居民笑着说一句“谢谢”,便是对我的工作最珍贵的肯定。
这几天的实践也让我明白,服务群众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用耐心与细心在群众和政府间架起连心桥。
24学教专升本2班李娟
我是来自24学教专升本2班的李娟,我的实践地点是在社区附近的暑托班机构。这不仅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温暖的经历,也让我在这段经历中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课程要贴合他们的认知节奏:生字认读变成“汉字寻宝”游戏,数学题藏在卡通贴纸背后,英语课要结合图片、视频和律动,让孩子们体会英语的乐趣。课堂管理得用“孩子的逻辑”:有人上课玩橡皮,要将“不许玩”换成“橡皮宝宝想让你先听老师讲,不然它会难过的。”两个男生为争座位吵架,我让他们轮流当“小班长”维持秩序,没过多久就看到他们凑在一起分享漫画。这些小技巧,比严厉的批评管用得多,细节里藏着责任。
这段实践让我明白,暑假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它为我赋能,让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未来,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己,开启教育新征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4产权1班余卿瑜
我是来自24产权1班的余卿瑜,这次暑假,我参与了免费爱心午餐发放的社会实践。这次的实践活动主要帮助对象是维护城市环境的环卫工人,这场实践活动教会了我许多。起初我以为爱心午饭只是解决温饱,直到我看到每个志愿者在结束后脸上都会露出满足的微笑,我才明白善意从来不是单向给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柔互动。其次,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在中午发饭的高峰期,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会分工合作。记得刚开始时,我总有些手忙脚乱,感觉自己帮不上忙,后来在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我渐渐能够跟得上大家并融入进去。这也让我明白,公益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朝着同一方向使劲。最深刻的收获是对“社会温度”的感知,每一次当我们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时,一些环卫工人就会主动帮我们搬桌子、摆餐食。
这场实践活动让我明白,好事不必追求轰轰烈烈,能把一份热饭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把尊重藏在递餐的手势中,就是最扎实的温暖,而那些在过程中收获的信任与默契,正是社会最珍贵的财富。
24学教1班柴秋颖
我是来自24学教1班的柴秋颖,参与西峡科技馆社会实践,我收获颇丰。走进科技馆,各类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在光学展区,我通过神奇的镜子与透镜,理解了光的折射、反射原理;机械展区里,齿轮与杠杆的精妙配合,将复杂的力学知识生动呈现。实践中,我不仅亲手操作展品,直观感受科学魅力,更在与讲解员和同伴的交流中,拓宽了科学视野。这次活动让我明白,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未来,我要继续保持探索热情,用科学知识点亮生活。同时,我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并有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4产权1班谢心怡
我是来自24产权1班的谢心怡,在法院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诸多工作细节都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悟。整理卷宗时,我首先需要将纸质材料与电子卷宗逐页核对,确保内容完全一致。遇到材料缺失的情况,我需要及时扫描或打印补充,而电子卷宗中多余的材料,则要仔细甄别后删除。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极大地考验了我的耐心与细心。起初,我常常因为不熟悉而漏扫或错删材料,导致卷宗不完整。但在前辈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养成了逐页检查、反复核对的习惯,确保每一份卷宗都准确无误。编写页码时我需要将页码与目录一一对应,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也十分考验细心。在刻光盘时,我需要将录音刻到相应的光盘里;撰写判决书时,我更是体会到了法官职责的重大。判决书是法院裁判的载体,关乎当事人的权益,协助法官写判决书,逐字逐句斟酌,这让我明白,法官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更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公正的裁判理念。这些工作虽然琐碎,却让我养成了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习惯。
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司法工作的严谨与神圣。我收获的不仅是工作技巧,更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的熏陶。未来,我定将秉持这份严谨与担当,在法律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教专1班刘治慧
我是来自24教专1班的刘治慧,在康智星儿童发展中心的实践让我收获满满。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发挥专业所学,每天协助康复师为孤独症等特殊儿童做言语康复,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逐渐能配合引导孩子发音,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不易与意义。这些孩子像星星一样独特,有的需要重复几十次才会模仿一个音节,有的会突然情绪波动。但当他们用模糊的发音叫出“老师”时,所有疲惫都化为温暖。康复师们的耐心与专业更让我敬佩,也让我明白,特殊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科学方法。这段经历让我坚定了学好专业、服务儿童的决心。
24汉本3班花岩
我是来自24汉本3班的花岩,通过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亲身体会到了社区一线工作者们日常忙碌的生活,并学到了书本以外的职场技能和办公知识。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
参加活动的第一天,我和文博社区的工作者们在炎炎烈日下骑着电瓶车走访了书香名苑小区的两个餐馆,并和消防部的两位同志一起检查消防设施的情况。大多数的消防设施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消防部的同志还发现了隐蔽的问题——逃生通道被楼梯遮住了。虽然天气炎热,但我们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们发现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有利于预防火灾,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基层实践中,我院学子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家乡的需求和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绽放了青春光彩,以实干之姿书写出“踔厉奋发,挺膺担当”的奋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