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扒泥!郑商学子上演“花生保卫战”!

发布者:李静静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24

连日阴雨连绵,部分农田积水多,成熟的花生正面临霉变风险。秋雨初歇,郑州商学院连夜吹响“助农集结号”,机电学院30余名学子火速奔赴巩义市田间地头,开展与时间赛跑的“花生抢收”志愿行动,守护了群众的“粮袋子”。

雨后天晴抢农时 

青年志愿助秋收

周末,我校机电学院启动“青年志愿助农”应急响应,两小时内组建起由党员学生骨干带头的志愿服务队。

在顾成健、乔龙飞、李腾腾三位老师带领下,30余名学生志愿者前往巩义市康店镇裴裕村田间地头,分为拔花生、抖泥土、装袋运输三组,在泥泞中持续奋战三个多小时,帮助多户困难家庭完成抢收,有效减少了农户经济损失。

实践育人显成效 

专业特色融服务

学校坚持“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将志愿服务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在拔花生过程中,大家遇到了植株易断、果实遗留土中、搬运效率低等实际问题。

同学们通过反复尝试,总结出“轻摇慢拔”“分组接力”等方法,有效减少了落果损耗,提升了整体抢收效率。

“一开始大家都凭力气硬拔,结果花生断在地里很多。”2024级机械专业学生陈旭栋分享道,“后来我们慢慢摸索出技巧,学会了顺势而为,既省力又收得干净。这样的劳动,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方法比力气更重要。”

机电学院团委书记顾成健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在真实劳动中理解协作与创新的价值,将动手能力与责任担当融为一体。这正是郑商‘劳动育人、服务社会’培养目标的生动体现。”

劳动教育铸品格 

青春担当显风采

抢收现场,志愿者们不仅展现出良好的劳动素养,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025级电气专业学生李冠东主动承担了最累的拔花生任务,他说:“看到农户焦急的眼神,就想起了家里种地的父母。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这种成就感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活动结束后,机电学院组织“田间思政课”,围绕“农业现代化”“青年责任”等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需求相结合,用技术创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内涵建设结硕果 

实践育人谱新章

学校始终坚持把内涵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育人品牌。

近年来,机电学院已形成“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双轨育人模式,先后开展“电脑义诊”“机械小帮手”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累计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相关活动及事迹被多家平台报道。

这场跨越校园与田园的育人实践,是学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鲜活体现,在泥泞田埂间,郑商学子不仅收获了劳动的成就感,更让他们在躬耕陇亩中读懂“强国必先强农”的时代命题,深化了对专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理解。

秋风习习,情意暖暖。这场没有硝烟的“秋收保卫战”,不仅为农户解了燃眉之急,更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量,让青春在与社会的对话中绽放光彩。郑州商学院将继续深耕实践育人沃土,培养更多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版权所有:郑州商学院 | 豫ICP备05016371号 | 邮编:451200 | 学校地址:郑州 巩义 紫荆路136号 TEL:0371-6456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