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从心始,仪从我行”——课堂礼仪规范

发布者:乔玉洁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反映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课堂礼仪古已有之,规范课堂礼仪,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对于促进师生沟通、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学生自身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上课铃响,学生应迅速有序进入教室安静端坐,准备本节课所需课本、笔记本等,等待老师上课。上课期间认真听老师与同学们的发言,不翻阅课外书、杂志等;不在座位上交头接耳说小话;不接听手机或收发短信、玩游戏等,不做任何与课堂无关或妨碍教学的的事情。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教室,应举手示意向老师说明原因,经老师同意后从后门出入教室。

下课铃响,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椅弄得乒乓作响,这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离开时及时检查公共教室卫生,做到随走随清,不给其他师生造成困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落实我院一分钟环保建设,争做新时代文明大学生。

课堂礼仪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我院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有效载体,更是对我院“三大教育,两大工程”中礼仪教育的有效落实。因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知礼、懂礼、守礼、用礼,相互尊重,相互爱护,遵守课堂礼仪规范,为自己更是为了他人打造舒心的学习环境,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图 温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