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差异,激发兴趣,培养审美 ——文传教师李林林与他的《影视作品赏析》课程

发布者:乔玉洁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30

李林林,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专职教师,本学期主讲《影视作品赏析》课程。

教学内容:第三章 影视表演艺术

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对影视表演风格的精准把握,理解三大表演体系的内涵,并提升影视鉴赏与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影视表演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方式上,以OBE理念为引领,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教师发布学习资料、课堂互动问题,学生则通过在线回答、小组作业等形式积极参与学习。课堂上,教师播放《喜剧之王》等影视片段,结合电影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深入剖析周星驰等演员的表演风格与艺术价值,帮助学生理解“体验派”表演体系,以及喜剧表演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课前,李老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了丰富的学习参考资料和讨论问题,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桥梁。学习资料涵盖了经典影视作品的背景介绍、表演理论知识等多个维度,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

课堂上,李老师通过超星学习通组织了主流讨论活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线上学习的收获和见解,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教师则通过超星学习通分析数据,适时给予引导和总结,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动的学习氛围。这种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学生差异性发展的最大化。

二、结合具体电影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巧妙地结合具体电影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联。以经典电影《喜剧之王》为例,首先通过播放精彩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巧。随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角色塑造、台词运用、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些表演技巧是如何与角色的情感表达紧密结合的。例如,通过分析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在不同场景中的眼神变化,学生深刻体会到角色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细腻,从而理解了表演技巧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在分析过程中,李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见解。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加深了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同时,李老师还引导学生将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相联系,让学生在赏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从专业角度分析影视作品,还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他们能够从众多影视作品中辨别出优秀的作品,理解其艺术价值所在,并且能够对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客观评价。这种审美能力的提升,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收获满满

经过这堂《影视作品赏析》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收获颇丰。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们的参与度极高,在超星学习通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们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更加深入、全面,能够从多个角度阐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影视作品进行赏析。这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意见,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总结

这堂《影视作品赏析》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实现了学生差异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李老师将继续秉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图 谷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