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业务学习暨团队建设研讨会,聚焦质量提升与团队建设

发布者:乔玉洁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45

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院于5月8日-5月9日召开业务学习暨团队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特别针对团队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通过业务研讨与思想建设两手抓,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院领导班子、专项负责人围绕诊断评估、毕业论文、专业设置等重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并就教师思想建设和团队凝聚力提升展开专题研讨;第二阶段以教研室为单位,总结近期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任务,重点对教师思想建设和团队建设进行反馈总结。

一、业务研讨与思想建设并重

审核评估联络员钟鸣就诊断评估工作进行了专项汇报,指出当前在课堂教学、期末试卷、毕业论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在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中增设案例讨论环节,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在毕业论文专项汇报中,负责人徐腾云结合2024届毕业论文抽检情况和2025届毕业论文检查情况,强调要严把论文质量关。不仅论文的格式、内容需符合要求,论文成绩的分布也要合理。

副院长石璐系统总结了近期教学工作,包括学院2025届考研录取情况、期中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2024届毕业生的资格审查、2025-2026学年经费预算编制的注意事项等,下阶段将重点推进2023届分层分类教学、本学期评学评教、2025-2026学年课务安排。

院长王松提出从新文科建设背景出发,要内涵发展,专业建设要怎么办的问题,他系统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以学科建设和开设微专业为抓手;学前教育专业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认证标准提升各项工作质量;新传方向要抓好产教融合,新闻学专业重点打造融媒体产业学院,完善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积极申报智能影像艺术专业。

会议特别设置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专题研讨环节。

二、教研室分组研讨与民主讨论

在分组讨论阶段,各教研室围绕业务工作与团队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商议微专业设置,并针对教师团队建设,提出建立“老带新”帮扶机制,定期组织教学沙龙活动,增强教师归属感。

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就毕业论文整改工作各抒己见。同时,部分教师建议设立团队考核奖励机制,确保分工均衡合理,促进协作创新与共同成长。

新闻与传播教研室在部署新增专业的同时,就民主化管理进行专题讨论。与会教师建议完善教研室议事规则,建立定期意见征集制度,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充分表达诉求。

法学教研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探讨了教师绩效考核的优化方案。会议决定试行“项目负责制”,让更多教师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实战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教育学教研室重点讨论了师范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教研室主任滕菲菲特别分享了处理问题的经验。

三、凝聚共识谋发展

院长王松、副院长石璐随机参与了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的分组研讨会。王松院长强调,全院上下要正确认识业务发展与队伍建设的关系,既要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注重营造和谐奋进的团队氛围。会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二是要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畅通意见表达渠道;三是要加强人文关怀,增强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院将建立“双周教研例会+月度思想动态分析会”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文/图 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