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雅,现为新闻与传播教研室专职教师,本学期主讲《品牌管理》课程。
课程内容:第七章 品牌定位
核心任务:理解品牌定位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明确品牌定位的意义和原则,了解消费者心智模式理论及其在品牌定位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品牌定位知识分析品牌案例,利用消费者心智,品牌感知图、投射技术等分析工具,设计简单的品牌定位策略。
4月7日,文传学院专职教师舒雅在H314教室为2022级新闻学2班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品牌管理》课程。本节课以"品牌定位分析工具"为主题,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驱动教学法,融合创新工具与实战演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牌定位的核心要义,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助力学生从理论认知迈向商业思维构建。
一、精准设计:工具赋能定位解码
舒雅老师以“词汇联想法”与“完形填空法”为双引擎,引导学生解构品牌定位逻辑。课堂中,学生通过“词汇联想法”对某国产运动品牌进行关键词提炼,比如“国潮”“高性价比”等,迅速捕捉消费者心智标签;随后借助“完形填空法”,模拟品牌标语创作,比如“XX品牌,为______而生”,深化对差异化定位的理解。精致的PPT课件与真实商业案例相辅相成,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战工具,课堂节奏紧凑高效。
二、案例驱动:实战激发思维碰撞
课程以“新茶饮品牌红海突围”为命题,展开小组研讨。学生结合SWOT分析、知觉地图等工具,从“场景细分”“情感共鸣”等角度提出策略。舒雅老师以引导者角色介入,通过追问“目标人群的隐性痛点是什么?”“竞品忽略的机会点在哪里?”,推动学生突破表层分析,迈向策略创新。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新锐品牌如何突围"等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切实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生为本:能力与素养双提升
整堂课贯穿“学生发展中心”理念,互动环节占比超60%。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探索,通过案例分析、提案展示与即时点评,不仅掌握了品牌定位工具的应用,更培养了学生对于市场洞察与决策能力。课后反馈显示,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品牌定位的分析方法,更培养了学生品牌管理的实战思维。
四、总结
舒雅老师的《品牌管理》课程以“案例驱动”为核心,通过“词汇联想法”、“完形填空法”等创新工具,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成功激活学生的品牌思维与商业洞察力。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次突破,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参考。舒雅老师表示,随着更多前沿案例与校企联动的引入,课程将进一步架起学术与行业的桥梁,赋能学生在品牌管理领域的深度成长。
(文/图 谷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