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展《国际中文教育职业发展解读》专题讲座

发布者:乔玉洁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51

为进一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能力,10月31日上午,我院邀请河南省教育厅国际中文推广基地负责老师黄金今于图书馆5楼报告厅作题为《国际中文教育职业发展解读》的专题讲座。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二、大三全体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黄金今老师以“为什么选择柬埔寨”为引,分享了自己当年跳出舒适圈、挑战自我的初心——既为拓展国际视野,也为将课堂所学付诸专业实践。她用生动的故事还原了柬埔寨教学生活的点滴:口语小测前学生们的紧张忐忑,测试中秒变“超级赛亚人”的投入模样,甚至有学生用 “祈祷式”姿态应答问题,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细节让现场笑声不断,也让学生们首次真切感受到国际中文教学的鲜活场景。“有次我陪学生去剪头发,用简单的中文沟通发型需求,反而成了最生动的‘生活汉语课。” 她分享的跨文化小插曲,更让大家领悟到“中文教学藏在日常里”的道理。

谈及专业成长,黄金今重点梳理了自己的 “蜕变之路”:从初到异国时应对生活与工作难题的手忙脚乱,到逐渐学会用“最朴素的方式”与不同背景学生沟通,真正读懂 “因材施教”的内涵;从单纯的“中文教师”,到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的“第一扇窗”,用日常交流传递中国文化;更从一线教学中敏锐捕捉到“中文+”的行业趋势——中文与建筑、电力等领域的结合,既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中文工坊等创新形式,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她特别提到,考取《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过程,是自己从“新手”向“专业从业者”转变的关键,鼓励学弟学妹提前规划、夯实专业基础。

现场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 “跨国教学如何应对文化差异”“‘中文+’方向该如何准备”“证书备考技巧”等问题踊跃提问。大二学生李思涵表示:“以前觉得‘文化使者’很抽象,听了学姐的故事才明白,我们教的不仅是汉语语法,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大三学生李贺洋则关注实习与就业衔接,“学姐对‘中文+’趋势的解读,让我知道可以把专业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未来的方向更清晰了。”

本次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热情与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跳出课本、理解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价值。未来,文传学院将持续引导学生储备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等底层素质,为成为“用专业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者蓄力。

(图/刘露 文/徐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