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部署,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6月26日至30日,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我院师生参加了“行走的课堂—生涯教育实践活动”。我院魏梦瑶老师带领23级英语、商务英语、德语专业4名学生,以外贸领域为实践核心,深入走访杭州临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在实践中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全力赋能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活动期间,我院师生先后走访杭州龙上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凡泰塑业有限公司、浙江临安华立塑胶有限公司等外贸相关企业,深度考察包装外贸、塑胶制品等行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模式。在杭州龙上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学生们直观感受礼品包装设计与海外市场推广的“创意+沟通”融合模式,企业校友分享道:“口语是外贸沟通的‘敲门砖’,WPS办公技能是日常工作的‘必修课’,小语种能力更能成为开拓特定市场的‘加分项’。”这一分享精准勾勒出外贸人才的能力需求,让学生们认识到语言能力与实操技能协同提升的重要性。
在杭州凡泰塑业有限公司,校友结合外贸业务场景强调:“英语翻译需注重外贸术语与商务话术积累,语言服务业务的能力是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启发学生们跳出“纯语言学习”思维,主动探索“语言+行业知识”的复合发展路径。企业代表普遍指出,外贸岗位不仅要求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需跨文化沟通、商务谈判及行业知识储备,“语言+外贸+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具职场竞争力。
走访期间,多家企业围绕“能力至上”的人才观展开交流。浙江天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介绍“实绩为本”的晋升机制,强调外贸人才需持续提升专业认证与跨领域技能。希望通过实习就业对接、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共同培育适应外贸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这次走访让同学们明确了“夯实英语基础、深耕外贸业务、拓展行业认知”的成长方向。带队教师表示,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真实外贸场景,学生通过观察企业运作、与校友对话,清晰认知职业素养要求,有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此次“行走的课堂”既让学生直观了解外贸行业生态,也为我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实践参考。我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通过企业走访、实习实训等多元化路径,推动外贸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学生在国际化职场中实现职业理想。
(文/图 魏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