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郑州商学院AI通识课"系列之五

常态化开展AI通识课程研究、实施场景化互动式教学

发布者:孟晨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1

为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发展趋势,提高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质量,培养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与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人工智能数字素养,通识教育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工程学院课程组按照学校教学安排,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研究,持续选派教师参加数字化培训,实施互动场景式教学,不断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提质赋能。

人工智能通识课全面开课以来,两个学院课程组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学研讨及授课反馈,全体教师对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课程大纲、教案、讲稿进行了全面的研讨与梳理,并形成规范的教学资料。通过课堂反馈,对教学组织形式、考核形式逐步进行了完善。目前,两学院课程组教师已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认识AI(充分了解它的实际用途和使用方法)、适应AI(顺应和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和发展)、学会AI(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能)、结合AI(AI与我们自身专业和行业特点相结合)等基本能力。

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课程组还根据不同学院的专业特点,设计分层分类的教学方案。按照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专业发展的思路,融入本专业人工智能典型案例与实践环节,强化课程的实用性与前沿性,整合优质教学案例与开源工具,逐步丰富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资源及在本专业的应用领域,教育引导学生运用AI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通识教育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组开课以来,常态化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相关学术会议及网上课程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教研组老师全面掌握了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及相关应用,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形成了规范的组织、管理及评价体系,对课程的顺利开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师常态化外出参加学习培训

教学评价一切以最终教育教学成效为评判标准,通识教育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工程学院充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优化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提升课堂互动性与学习实效。并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型,为通识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场景化互动式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