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共读《乡土中国》:从经典中探寻乡村社会的千年脉络

发布者:孔颖发布时间:2025-05-30浏览次数:12

为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同学们对社会学经典的阅读热情,机电学院于5月29日在躬行楼C区四楼会议室举办读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学术部干事宋赫冉主讲,带领大家深入解读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探索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根基与社会结构。

学术部干事宋赫冉主讲

分享会伊始,宋赫冉先介绍了《乡土中国》的创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西南联大授课期间,基于对中国乡村社会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将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提炼为14篇文章,旨在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理解乡土社会的深层结构,成为认识中国社会的关键。接着,她点明书中核心概念——“乡土社会”,阐释其以“土”为根基、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本质特征,强调这一概念并非简单的地域划分,而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

学术部干事宋赫冉介绍《乡土中国》的创作背景

在互动讨论环节,书中关于“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的论述引发同学们热烈探讨。“差序格局”是指以个人为中心、像水波纹般一圈圈推出去的社会关系网络,与西方“团体格局”形成鲜明对比;“礼治秩序”则是依靠传统习俗而非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独特治理方式。同学们结合当下乡村振兴、城市化进程等现实议题,分享对“乡土文化传承”“现代社会与乡土伦理的冲突”等问题的思考,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且富有深度。

读书分享会现场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社会学经典著作的思想魅力,更通过对《乡土中国》的解读,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机电学院将持续以此类活动为载体,推动经典阅读与现实思考的结合,助力学生在阅读中深化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让书香文化与学术思考在校园中交融共生。

(文/图 机电学院新媒体)

苏迪A校区:
苏迪B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