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礼仪工作机制,塑造良好个人与部门形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3月28日下午在团体辅导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社交礼仪知识”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部长田欣鹭主讲。
培训伊始,田欣鹭着重阐述了社交礼仪的双重价值。一方面,良好的礼仪规范能够有效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冲突,营造和谐的社交环境;另一方面,得体的礼仪举止有助于增强个人自信,缓解社交焦虑情绪,这对大学生的心理调适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在理论讲解环节,田欣鹭通过“礼仪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这一生动比喻,结合典型案例剖析,系统论证了礼仪修养与心理健康的正向关联。实践指导部分则针对大学生常见社交场景给出具体规范:日常交往中应主动问候、保持微笑;公共场合需注意控制音量、将手机设为静音状态等。这些实操要点既体现了对他人的人文关怀,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明素养。
本次培训以“提升礼仪修养,促进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重点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作为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力量,委员会成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心理辅导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社交礼仪修养,以身作则引领校园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