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第三届MBA培养院校卓越案例国际化工作坊”会议

发布者:张勤英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7月10日-12日,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承办的“第三届MBA培养院校卓越案例国际化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我院教师宋璐铭和王一帆参加了会议。

会前合影

清华经管学院的孙静教授以“面向AGI时代的案例开发与教学初探”为主题,探讨了AGI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课程教学所遭遇的现实挑战及创新尝试。她强调,应将案例开发与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推行以项目为依托的实践探索型案例教学。通过引入企业实际场景,促进案例教学从单一知识点向多任务、多模型综合案例的转变,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管理能力,培养跨领域思维。

孙静教授作讲座

南开大学商学院的许晖教授以“链接企业实践——教学型与研究型案例的双融探索”为题,阐述了教学型案例与研究型案例的异同及实践应用。许教授通过爱玛科技、大信家居等实例,介绍了教学型案例的设计思路与应用效果,以及研究型案例如何从企业实践中提炼理论问题。她指出,尽管两者路径不同,但可通过双融模式紧密连接企业实践,既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推动管理理论的创新,为案例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思路。

许晖教授作讲座

7月10日下午至7月11日全天,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刘绍民教授分享了案例教学与开发的经验。他基于自己在运营管理、商业项目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LeadNitro、中芯国际、Happy Cow等企业案例,讲解了案例撰写技巧,以及快案例、角色扮演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刘教授不仅展示了从案例选题、设计到课堂实施的完整流程,还强调了案例在连接理论与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刘绍民教授作讲座

7月1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路琳教授围绕“案例教学中的科研转化与融合”主题,分享了MBA案例教学与开发的经验与感悟。她提出,教学案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可转化为科研选题,而科研成果又能指导案例设计,突出理论支撑。她呼吁将案例与科研深度融合,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为MBA案例教学的未来发展开辟新思路。

路琳教授作讲座

随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的译审、首席翻译刘强以“无效‘宣传’与有效‘传播’——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困境与突围之道”为题,分析了对外传播面临的现实挑战及突破策略。他指出,我国对外传播常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及叙事方式的差异是主要障碍。他提出,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鼓励企业家、学者、游客、普通民众等广泛参与。这为工商管理案例在国际传播中打破话语壁垒,增进全球受众对中国企业实践的理解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的译审、首席翻译刘强作讲座

7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杭敏教授以“叙事经济与传播创新”为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传播和创新讲述中国经济故事。她强调,要深入理解传播的本质、主体、渠道与受众,实现多主体协同,为提升叙事能力、促进产业发展、挖掘市场机遇和塑造企业品牌提供持续动力。她认为,MBA案例教学是讲述经济发展故事的重要途径,希望教师们能够灵活运用叙事技巧,增强案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杭敏教授作讲座

本次工作坊吸引了全国优秀学者和行业专家,共有来自全国50余所MBA培养院校的80余位老师参加工作坊,共同探讨了案例国际化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为我院教师在案例教学、撰写、开发等问题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能够进一步聚焦有中国特色的案例开发与研究。此次培训有助于学院进一步聚焦案例开发与教学实践的新范式,进而推动工商管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发展。

(文/图宋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