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第五届“数据智能与管理”学术会议暨2025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应用分会年会

发布者:张勤英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把握数据智能前沿动态,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院教师赵紫茹、陈萌于10月17日-19日赴重庆参加第五届“数据智能与管理”学术会议暨2025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应用分会年会。

本次会议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应用分会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商务与供应链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办,重庆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据智能与智慧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协办,吸引大量国内高校学者、教师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促进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经管专业与课程建设。

会议聚焦生成式大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智能决策等前沿领域,通过主题报告、专题研讨、论文展示等多种形式,为与会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主题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大模型极限理论:解读智能涌现与尺度律”“大数据管理决策研究”“迈向结构化数据通用大模型”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徐宗本院士在以“大模型极限理论:解读智能涌现与尺度律”为题的报告中,从数学描述、机理分析到实验验证,由浅入深地阐释了大模型的智能涌现现象。他精辟地指出,大模型的本质是知识从有限性走向无限性,这一根本转变引发了认知范式的革新,为理解大模型的能力边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围绕大数据驱动的决策科学这一课题,清华大学陈国青教授对全景式PAGE框架进行了深入阐释。他强调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主体已从“人”转变为“人机协同”,让AI赋能管理科学决策,是提升现代管理效能的关键路径。对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清华大学崔鹏教授聚焦于“结构化数据通用大模型”这一研究方向。他指出,结构化通用大模型将助力AI深度融入工业生产全流程,有效破解工业数据价值挖掘的难题,从而为推进智能制造与新型工业化提供关键支撑。系列报告从理论基础、应用范式到落地路径,层层递进,系统勾勒出数据智能驱动管理创新的未来发展蓝图。

在分论坛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数字韧性”专题论坛,该论坛集中展示了这一新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坛报告涵盖了“人工智能赋能:重塑情景化供应链韧性”“企业数字韧性构建的资源匹配与路径选择”“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组织韧性的逆境应对机制”等多个重要议题。与会专家还就“数字孪生与模块化架构的融合”以及“数字韧性的形成机制”等话题,从系统、能力、文化等多维视角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的创新性研究框架和方法论,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我院教师代表受邀参加“第五届‘数据智能与管理’学术会议暨2025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应用分会年会”,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契机,更对学院数智化课程建设、专业转型与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深入参与前沿研讨,教师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对数据智能与管理科学交叉融合的理解。这些前沿理念与学术成果,将系统融入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创新之中,有力推动工商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与产业前沿接轨,为培养具备数字素养与管理智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入持续动能,从而全面提升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

(文/图 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