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赏析》是我校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养选修课,旨在依托巩义独特的河洛文化地域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模块化教学,涵盖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形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激发各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实践能力。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核心内容,系统理解其发展脉络、艺术成就与非物资文化遗产,建立对黄河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源流的系统化认知。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河洛文化进行独立赏析与评价,并通过实地考察等实践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文化创新表达能力。
(三)素养目标
深刻感悟河洛文化的厚重底蕴,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一)河洛文化之源
了解河洛交汇的地理和历史意义;能借用河图的符号意义及演变过程,分析《伏羲易》的本质;能解读伏羲易的符号特征,能用“和”思想解释社会文化现象。
(二)洛汭重要遗址
了解巩义洪沟遗址与河南省简称“豫”字的历史渊源关系;能够列举双槐树遗址的核心考古发现,从双槐树古国文化中认识中华文明;讨论描述太康失国和五子之歌产生的经过;根据文字介绍能想象描绘出兴洛仓大粮窖的结构。
(三)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巩县窑陶瓷
能够梳理巩县白瓷的兴起、发展与衰落的历史脉络;了解巩县白瓷典范的工艺特点及其在唐代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巩县唐三彩的发展历史及其重要珍品的工艺特点。
(四)洛汭古建筑艺术的辉煌
掌握了解河洛地区古民居的建筑艺术特征和雕刻技巧;认识宋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认真观察宋陵石雕的审美特征;了解巩县石窟寺的古朴庄重的艺术特色,懂得石窟寺的艺术价值,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五)巩义各级非遗文化
了解小相狮舞四种表演的形式特征;尝试河洛剪纸乐趣,学会剪双囍字;了解鲁班锁和榫卯结构;了解香包的药用价值,欣赏香包的传统文化。
(六)巩义名人
古代名人:了解杜甫、程本、苏秦等名人的经历,理解名人的精神实质。现代名人:了解李显白的贡献、常香玉的感人事迹,理解名人的精神实质。
三、课程价值与意义
本课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通过系统介绍河洛地区悠久辉煌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就,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黄河文明的厚重底蕴,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自信,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及艺术表达能力。在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具有扎实商科基础、能够融合传统文化与未来职业发展、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