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程介绍

发布者:陈辉发布时间:2025-09-01浏览次数:13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与精神内涵,它不仅是造型艺术的呈现,更是人类情感表达与审美创造的重要载体。本课程专为全校非艺术类专业本科生设计,旨在打破学科边界,带领同学们走进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拓宽文化视野。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美术的核心分类,包括绘画(国画、油画等)、雕塑、建筑等主要门类的基本概念与视觉特征。了解中西方美术发展的关键脉络,能识别不同时期(如唐宋、明清、文艺复兴、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作品及风格流派。

(二)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运用基础理论分析作品的视觉语言与深层含义,清晰表达个人见解。提升视觉感知与审美判断能力,可辨别不同风格作品的艺术价值,区分优秀作品与普通作品的差异。培养跨学科联想能力,能将美术作品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关联,解读艺术与时代的互动关系。

(三)素养目标

树立多元审美观念,尊重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态,摒弃单一审美偏见。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通过赏析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理解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核与传承价值。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一)中国美术史鉴赏

先秦至秦汉美术:赏析新石器时代仰韶、马家窑等文明下的彩陶的象征寓意、商周青铜器的庄重典雅、战国帛画的浪漫神秘,解读秦汉雕塑的雄浑大气,重点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人物御龙帛画》、画像砖等经典作品,了解中国早期美术的重要成就。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美术:深入探究魏晋时期美术的觉醒与繁荣,以顾恺之的人物画为核心,赏析《洛神赋图》等名作;分析隋唐美术的鼎盛局面,讲解展子虔的《游春图》,吴道子、阎立本的人物画,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画,韩幹、边鸾的花鸟画,五代山水四大家的南北差异,黄筌、徐熙的富贵与野逸,通过《步辇图》《明皇幸蜀图》等作品,展现美术从开始到鼎盛的辉煌成就。

宋元明清美术:探讨宋代院体画的兴盛,文人画的兴起,解读苏轼、米芾等文人画家的艺术理念,重点赏析李成、范宽、郭熙、李唐、马远等艺术家的作品及绘画理论;介绍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的山水画,明代吴门画派、明四家,清代四王、四僧的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语言的差异与特征表现。

(二)外国美术史鉴赏

原始美术:赏析原始时代艺术萌芽时期的石窟、雕塑、建筑艺术,重点介绍《受伤的野牛》《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等作品。

古希腊罗马美术:赏析古希腊雕塑的理想美与古罗马建筑的宏伟壮观,重点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万神殿》等经典作品,了解西方美术的源头。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美术:分析中世纪宗教美术的特点,重点解读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家的作品,感受人文主义精神在美术中的体现。

17-19世纪美术:探讨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通过伦勃朗、梵高、库尔贝等艺术家的作品,展现西方美术的多元化发展。

20世纪现代美术:介绍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分析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探讨现代美术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

三、课程价值与意义

美术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思想情感与文化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非艺术类专业的同学们能够跨越专业界限,深入领略美术艺术的魅力。在鉴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家进行对话,感受人类文明的深厚底蕴;在美术实践体验中,培养观察力、创造力与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与人文情怀。同时,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对中外优秀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让美术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无论你是否有美术基础,只要怀揣对艺术的热爱,本课程都将为你开启一段精彩的美术之旅!


版权所有:郑州商学院 | 豫ICP备05016371号 | 邮编:451200 | 学校地址:郑州 巩义 紫荆路136号 TEL:0371-6456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