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河洛文化非遗资源,推动高校美育与河洛文化品牌高地建设深度融合,2025年10月23日,艺术学院院长牛琳琳携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周明珠、《河洛文化艺术》课程负责人耿建新及专任教师陈辉,赴巩义志春陶瓷艺术工作室参观交流,与巩义市唐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巴志春老师共话非遗传承与美育创新之道。

巴志春老师作为深耕硅酸盐技术研究六十余载的高级工程师,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交流过程中,牛琳琳院长对巴志春老师以科技激活传统工艺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其中陶瓷非遗资源是高校美育的宝贵素材。艺术学院正积极探索“非遗+美育”的教学新模式,此次探访旨在搭建校地合作桥梁,未来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教学实践,将唐三彩技艺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魅力的同时,深化对河洛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此次参观交流是艺术学院助力河洛文化品牌高地建设的具体举措。作为河洛文化核心区域的重要文化载体,巩义唐三彩的传承创新与河南省构建河洛文化标识体系、打造非遗活化高地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艺术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通过“研培—创作—传播”一体化实践,让非遗技艺成为美育教学的鲜活教材,既为高校艺术教育注入文化内核,也为河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育新生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文/周明珠 图/陈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