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最美教师】李晓倩:以视觉为媒,绘就设计教育的创新图景

发布者:耿玺雯发布时间:2025-04-21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一支画笔绘万象,三尺讲台育匠心。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最美教师》栏目持续聚焦教育一线的耕耘者,传递师者温度,诠释育人初心。本期让我们走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最美教师”李晓倩。聆听她如何以设计为纽带,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

李晓倩,中共党员,艺术学院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主讲《网页设计1》、《网页设计2》、《商业插画设计》、《专业实习》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设计类论文9篇(含中文核心1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设计奖项8项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个人作品分别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创意河南”艺术设计大赛等级奖。

“设计教育是点燃创意的火种,更是塑造价值观的旅程。”李晓倩始终将“技术与美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共生”的理念融入教学血脉。

一、以匠心打磨课堂:从“加法”到“减法”的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审美与思维的塑造。”李晓倩认为,设计课程需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以《商业插画设计》课程为例,她从国潮插画的热度出发,结合商业案例,带领学生分析传统文化与商业插画的结合点、色彩体系和创新角度,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设计逻辑。为攻克教学难点,她梳理课程框架,利用超星学习通、线上设计资源库等平台丰富素材,将中国古代壁画、名画等元素融入课堂,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作品。

“课件不能只是知识的堆砌,而要有逻辑、有重点。”她通过“课前案例分享—课中思维导图—课后项目实操”的闭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探索。学生反馈“李老师的课信息量大但条理清晰”,对此,她不断调整授课节奏,将“做加法”的丰富内容转化为“做减法”的高效输出,让学生在案例解析与项目实践中逐步构建设计思维体系。

二、以赛促学育英才:让设计“活”起来

“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李晓倩注重“赛教融合”,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好创意”等赛事内容融入课程,鼓励学生以真实项目锤炼技能。在课堂中,将赛事要求为同学们讲解清楚,逐条分析。帮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参赛主题,认真听取同学们的设计方案,耐心的给出自己的指导与建议。对在备赛过程中,她带领学生分析往届获奖作品,从创意构思到技术实现层层拆解。近些年来,她指导的学生凭借插画设计作品《中原印象系列插画设计》、《潮起中原系列插画设计》筹斩获省级赛事奖项,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标。同时李老师也积极参加各项设计比赛,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22视传6班的李海涛同学这样评价李晓倩老师的课堂:“在商业插画设计课程中,我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成长。老师的插画课程内容丰富完整,从基础技法到商业应用循序渐进,老师通过大量案例拆解不同风格(如扁平风、国潮插画)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并结合实际项目需求分析色彩搭配、构图逻辑,让我对商业插画的设计思维有了系统认知。课堂互动形式多样,老师善于激发创意。例如,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品牌主题插画方案,同学之间点评作品,既能吸收多元灵感,又能快速发现自身不足。老师对作业的指导细致入微,从草图线条的流畅度到光影细节的层次感,均会逐一进行指导,让我在实践中快速提升技能。”

三、实践育人:从课堂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专业(生产)实习》的课程负责人,李晓倩老师对实践课程具体环节的实施煞费苦心,从课程外出考察基地的挑选到专业讲座主题的选择都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她认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考察地点最好是能和设计相关的产业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同学们在考察的过程中才能了解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商业化之后所呈现的结果,也能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基于这样的考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实习最终的考察地点选择了郑州油化厂文创创意街区。油化厂创意园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园区通过“文化+商业+旅游”的模式进行经营,是河南省唯一新上榜的国家级项目,在全国文旅领域具有标杆性的地位。同学们在这里看到了一大批年轻的创业者,探索他们创立的设计、音乐、摄影等个性店铺,参观手作设计店、文艺市集等。他们在这里看到优秀的设计项目在市场上的转化能力与活力,为他们将来的设计梦想和就业方向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专业实习的讲座则从目前热度最高的MCN公司品牌设计运营和人工智能时代下设计发展方向为主题,邀请两位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设计公司CEO来为同学们进行内容讲授。前者让同学们了解怎么去运营抖音视频号来为自己的求职简历加分和视频达人推广的模式,后者则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市场上设计行业运用最新和最广的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Midjourney、Suno、runway等人工智能软件与设计的结合制作出来的作品使同学们认识到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工具的使用,进而思考如何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讲座的举办大获成功,同学们也从中受益匪浅,更从中了解到设计要解决真实的问题。

未来,李晓倩将继续深耕教学创新。“我希望学生不仅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更能通过设计来找到对生活的热爱。”她正筹备出版《数字时代视觉传达的创新与实践》,并计划带领学生继续冲刺国家级设计竞赛。这份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正如她所言:“当学生的作品登上领奖台,当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便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最美的注脚。”

【师者箴言】

“设计师的眼睛既要看见星辰大海,也要读懂人间烟火。我希望学生用设计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之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栏目结语】

从像素到情怀,从屏幕到现实,李晓倩以设计教育为舟,载着学生驶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星辰大海。在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师者以专业为炬,照亮学子的前行之路;学子以梦想为帆,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设计答卷。

(文/图 艺术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