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是一座从唐诗走向宋瓷中间的城市。巩县窑,坐落巩义,位于河洛文化中心地带,依傍黄冶河(已干涸),流经伊洛河汇入黄河,离黄河最近的窑址。汉代已烧制青瓷,繁盛于唐,最早的白瓷窑址、唐代最好的绞胎陶瓷烧制地、唐三彩的故乡、唐青花的发源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和包容性的窑场。
8月27日下午,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帅、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马前进,以及专业教师王莉、武钾赢等一行,前往黄冶唐三彩窑址探访巩县窑,与非遗传承人游光明老师围绕巩县窑空间改造、产品研发及校企合作展开深度交流。
交流中,游光明老师详细梳理了巩县窑的发展脉络,从唐代唐三彩的鼎盛技艺到当代非遗传承的坚守,让在场师生对这一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谈及现有空间改造,他明确提出两点核心需求:一是将窑址内老仓库升级改造为集研学、体验与教学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为学生实践、游客体验非遗技艺提供场地支持;二是对原有四口窑洞进行功能重构,打造专业化工作室与休闲交流空间,既满足非遗技艺传承的创作需求,也为校企合作提供灵活的交流场景。
马前进主任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实际提出观点,他表示,巩县窑的空间改造与产品研发项目,与环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后续将以该项目为依托,带领学生深度参与实践,把课堂教学与非遗活化、空间设计相结合,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为非遗传承注入年轻创意力量。
李帅书记则从“访企拓岗”与校企协同育人的角度强调,此次交流是艺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他期望以巩县窑为合作起点,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搭建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专业建设与非遗传承双向赋能,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文/武钾赢 图/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