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磨课是艺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它通过组织教师反复打磨课程,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组织,每一个环节都精心雕琢。近期的课堂磨课活动通过深入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估与诊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相互交流、彼此启发,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力求将最优质的教学呈现给学生。课堂磨课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更能推动整个艺术学院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艺术学院的教学队伍在常态化的课堂磨课中呈现出新老共进、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一方面,新进教师及本学期承担新开课程的青年教师作为本学期课堂磨课的重点关注对象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与成长潜力,他们积极备课,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打磨教学技巧,力求在课堂上展现出最佳的教学风采。
新进青年教师王瑶老师的《河洛文化艺术》课程以及李荞言老师的《设计概论》课程,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能够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课堂演示等多种方法,展现出了饱满的教学热情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学院质监小组在肯定其课堂教学活动安排的同时,也从课堂节奏把控、师生互动深度等方面给予了指导。




另一方面,拥有高职称的资深教师们则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与“传帮带”的榜样作用,不仅在教学内容上给予青年教师悉心指导,还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分享宝贵经验,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种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为艺术学院的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吴涛教授的《河洛文化艺术》、范睿老师《工程预算》课堂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教学风格稳扎稳打,不仅将深厚的艺术素养融汇于知识的传授中,更在潜移默化里向学生们传递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其沉稳的课堂驾驭能力为青年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通过一次次的听课磨课,教师们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这种常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也让学院能够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管理策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听课磨课活动,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范静静 图/王江、刘果、丁嘉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