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大思政课”建设要求,近日,我校面向全体在校生,全面开讲“场馆里的思政课”,创新构建“馆室联动”新模式,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讲授”向“实践育人”深度延伸。
“场馆里的思政课”以分模块教学为核心抓手,充分利用“真理之光”思政主题教育体验中心、图书阅览室和智慧教室等教学资源,构建了“场馆授课—书室研讨—智慧升华”的全链条思政教学路径,通过“场馆讲解+体验互动+实践研讨”的模式,着力打造“启蒙感知、探究梳理、深化论证”的梯度育人链条。这种“馆室联动”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沉浸式的“四式融合”教学实践,显著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吸引力。
教师场馆里“启发式”授课
学生阅览室“研讨式”探究
师生智慧教室“互动式”提升
场馆参观体验结束后同学们反响热烈、感触颇深,主动在场馆留言区签名互动。有学生表示:“以往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多是抽象认知,此次在展馆内的沉浸式体验,让我真正触摸到真理的实践温度,对‘真理指引实践’的内涵有了具象理解。”还有学生谈到:“此次场馆参观并非简单的场景体验,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赋能,后续将把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以务实行动践行信仰,让真理力量指引成长。”学生们的真挚反馈,充分印证了“场馆里的思政课”有效实现了从“视觉感知”到“思想认同”的跨越,育人成效显著。
学生“沉浸式”体验
“场馆里的思政课”不仅是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注脚,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次深刻探索。站在“场馆里的思政课”全面铺开的新起点上,我校将继续以场馆资源为“根”、以时代需求为“脉”、以青年成长为“果”,系统构建“场馆资源+思政教育”的生态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思政教育从“物理空间”向“价值空间”深度拓展。
(文/淡格格 图/马院)